html模版食品輿情:無人超市展現新零售模式“光盤行動”令節約意識深入人心
食品行業輿情(7.10-7.16)

食品輿情台灣註冊商標查詢:無人超市展現新零售模式“光盤行動”令節約意識深入人心

熊剪梅楊棟豪

2017年07月18日13:19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日前,阿裡巴巴無人超市在杭州開張,當地消費者紛紛排隊進入超市體驗高科技。無人超市的出現引發輿論對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失業率問題、零售變革等眾多問題的討論,樂觀和悲觀情緒交雜。無人超市前景如何,對於實體傳統超市的沖擊力還有待檢驗。

商務部、中央文明辦日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繼續深入實施“光盤行動”,反對宴席浪費,深化餐飲節約。“光盤行動”實施4年以來,成效顯著,消費者理性消費和節約意識提升,節約糧食也逐漸成為企業自覺行動。輿論期待各方持之以恒推動“光盤行動”。

中國鐵路總公司宣佈,7月17日起鐵路部門在全國27個主要高鐵客運站,推出互聯網訂餐服務,不僅可以訂高鐵盒飯還可以訂購社會品牌餐食。媒體紛紛點贊鐵路部餐飲改革,人性化服務廣受好評,但食品安全、價格問題、及時性問題等配套機制還有待完善。

【熱點解讀】

1.阿裡無申請註冊商標台中台中商標註冊類別人超市杭州開業 沖擊傳統超市引爭議

阿裡在杭州推出瞭首傢無人零售店,這種新奇的購物體驗,讓這傢超市迅速被擠爆,人們排隊進入超市體驗高科技。在這裡用戶隻需入門時在閘機上刷下手機,隨後就可以“拿瞭就走”,系統自動會在大門處識別商品,自動從支付寶中扣款。無人超市一經推出迅速吸引各界關註,其可能帶來的影響引發各類猜測。

輿論觀點:無人超市開啟消費新時代 網民擔憂失業危機

媒體較為看好無人超市的出現,認為是新零售業改革的出現。《人民日報》評論認為,無人超市的興起,背後蘊含著新消費時代的商業判斷:又一次零售革命可能正加速到來。科技與商業的化合物,正以更小的分子狀侵入生活,催生一輪又一輪的“生活大爆炸”。對於其是否會取代傳統超市,媒體普遍認為從事簡單而又重復工作的勞動者將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但目前來看,高質量高層次的服務依然需要人來完成,無人超市短時間很難取代傳統超市。《大河報》認為,就像電商沒能摧毀實體零售一樣,也不必過分擔憂無人超市取代傳統超市,無人商店在未來的發展效率,取決於對極復雜生存條件與消費環境的穿透。這包括社會公眾的整體公德與誠信度、市場對消費形式認可度,以及新科技成熟度的再升級等。

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引發網民擔憂情緒,部分網民害怕無人超市的出現會給相關行業、職業的勞動者帶來“生存危機”,紛紛調侃“你要努力,要不連收銀員都做不瞭”。但也有不少網民認為人工智能發展是大勢所趨,它在減少某類行業的同時,也可能帶來更多新的行業及新的就業機會。此外,一些網民提出無人超市的排隊時間過長,體驗效果依然需要加強。

輿情點評:無人超市體驗效果和認同感待加強

無人超市的推出代表著零售業的改革已悄然開始。人工成本的降低,購物效率的提高,這都是無人超市目前的優勢。另外無人超市依靠人工智能技術將購物和科技結合在一起給瞭用戶全新的體驗,受到瞭部分用戶的強烈追捧。但杭州無人超市是作為范本在今後推廣,還是隻作為技術的展示成為未來實體超市的應用輔助,並不得知。目前看來,無人超市此時還屬於興起階段,還存在排隊時間長,支付效果有待加強等各類問題。同時,如何改變公眾傳統的消費方式,將目標群體從局限於年輕群體到擴散到各年齡段都是未來將面臨的問題。而對於無人超市是否會降低就業率問題,正如《南京日報》而言,每一次新事物的出現,大抵都伴隨“失業率”的問號。如何在驟變的時代中抓住機遇,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確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2.中央政策持續推進“光盤行動” 節約意識逐漸深入人心

商務部、中央文明辦日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針對目前一些飯店和單位仍然存在的宴席浪費、自助餐浪費和內部食堂浪費等現象,繼續深入實施“光盤行動”,反對宴席浪費,深化餐飲節約。餐飲企業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嚴格規范服務,增強節約能力,國有餐飲企業要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輿論觀點:“光盤行動”成效顯著

媒體積極響應國傢號召,繼續大力宣傳“光盤行動”。華龍網指出,厲行節約,遏制浪費,“光盤行動”需要一鼓作氣,更需要持之以恒。長江網則提出,餐飲業要做“光盤行動”的先行者,不僅要把節約糧食的理念滲透到企業經營理念之中,還要踐行到日常行動之中,使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入心入腦,讓節約糧食成為餐飲企業的一種道德意識和文化共識,成為企業自身的一種自覺行動。地方媒體則通過調研指出“光盤行動”實施後對當地餐飲企業和消費者的影響。《燕趙晚報》稱走訪餐飲酒店發現,餐廳的墻上或桌子上都放置著醒目的節約用餐標語。此外,現在客人點餐時大都會按照人數,合理適量點餐。用完餐後主動打包剩菜的客人越來越多瞭,打包已經成為節約的新風尚。《晶報》記者走訪市區內幾傢餐廳,發現餐廳內環境整潔亮堂,食客按需點菜,餐桌上,深圳人的節儉意識日益增強,比排場的風氣已不多見。

微博、論壇等領域也掀起瞭宣揚“光盤行動”的風潮,網民紛紛轉發,表態和支持“光盤行動”。不少網民曬出餐廳裡的“光盤”,表示自己很好的踐行瞭節約糧食的號召。有網民表示,“光盤”是對勞動者們的尊重,也是對中華傳統美德文化的一種傳承。

輿情點評:“光盤行動”需各方持之以恒推進

自從2013年中央開始倡導“光盤行動”以來,構建“節約中國”成效便十分顯著。“光盤行動”成為熱詞廣為傳播,食堂、餐廳、酒店等地隨處可見“光盤行動”的標語,消費者也熱衷於自豪地曬出自己的“光盤”。商務部、中央文明辦再次發文推進“光盤行動”,顯示瞭中央層面繼續推動勤儉節約,避免資源浪費的決心。“光盤行動”已經逐漸深入人心、獲得認可。輿論也普遍認為,“光盤行動”最重要的就是持續性,珍惜糧食不僅是理性消費的表現,更是崇尚文明的表現。而要擴大“光盤”行動的效果,需要消費者個人、餐飲企業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可通過教育培養和提升公眾的理性消費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食堂、餐飲企業可以通過技術和思想創新,如利用大數據評估所需食物量、推出半份菜等方式來減少浪費現象。

3.互聯網訂餐上高鐵 輿論“點贊”鐵路部餐飲改革

近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宣佈,7月17日起鐵路部門在全國27個主要高鐵客運站,推出動車組列車互聯網訂餐服務,為旅客提供更多品種、口味的餐食服務。乘客不僅可以在12306網站、手機APP上訂高鐵盒飯,還可以訂購社會品牌餐食。

輿論觀點:媒體點贊鐵路部餐飲改革 實際效用有待觀察

媒體紛紛點贊鐵路部門“推出動車互聯網訂餐”的做法。《光明日報》評論指出,高鐵餐飲的問題在於封閉運營,因此,剝離餐飲服務,利用信息技術,引入市場機制,讓“看不見的手”調配資源,豐富高鐵餐飲供給,是一舉多得的多贏之舉。人民網評論認為“互聯網+”訂餐模式暖胃又暖心,乘客在飲食上獲得瞭更多的選擇,更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也搬上列車,鐵路部門不斷積極探索訂餐送餐新方式,這一舉措也讓人們充滿瞭贊許和期待。同時,媒體對高鐵餐飲提出意見,《光明日報》指出,如何確保社會餐飲企業的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外賣能夠及時送達車廂,如何讓明碼標價不變成“明碼高價”等,還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配套機制。中國青年網則關註細節問題,如車上信號不穩,影響訂餐下單;列車在站停車時間短,食品不能及時送上車;或者因天氣惡劣等原因中斷運送等。需要把這些細枝末節逐個處理清楚,才會被更多的人稱好。

網民群體中,支持者認為這項舉措能夠改變以前那種自帶“面包、方便面、火腿腸”這老三樣幹糧的模式,可以在高鐵享用到價更低,質量更高的飯菜,是很好的旅行體驗。同時一些網民認為要讓高鐵互聯網訂餐“叫好又叫座”,必須保障送餐時間準時、餐品質量可追溯、鐵路站臺秩序井然,從而讓該項惠民舉措走得穩、走得遠。但也有部分網民認為,高鐵餐飲味道過重,影響其他乘客體驗,還需規范飲食區域。

輿情點評:新的訂餐體驗是鐵路部人性化服務轉變的開始

鐵路部推出高鐵互聯網訂餐,是鐵路總局面對市場經濟下做出的一個人性化服務的轉變,這個轉變既便民,又利於企業自身的發展。近年鐵路總局做出瞭許多舉措,從“預售票20天改為60天”,到12306手機客戶端的推出,再到購票可以用支付寶在線支付,最後到春節期間12306與阿裡雲的合作。這些措施無一不說明這鐵路總局的轉變,變得更加親民、便民、利民。這些措施既是如今在市場經濟下做出的必然選擇,也是一個企業能夠走的更加長遠的重要措施。因此利用“互聯網+”推出動車互聯網訂餐服務,是鐵部轉變的開始,體現瞭以“人”為本,也展現瞭鐵路部的良好形象。雖然公眾對於鐵路部的服務較為“苛責”,但點贊者也不在少數,收集網民反饋,打撈社會有益建議可以幫助鐵路部取得更長足的進步。

(責編:王曉華、朱明剛)


中國高鐵是這樣煉成的

中國高鐵,是外國青年心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之首、最想帶回傢的“中國特產”。在很多外國人眼中,中國高鐵有著“高顏值、高速度、近乎完美的乘車體驗……”

中國高鐵“牛”在哪兒?中國高鐵能不能跑得更快?記者為您揭秘……【詳細】

高鐵也要講軟實力|寶蘭高鐵通車——大西北全面融入高鐵大傢庭

在傢養老:一鍵解決您需要

在四川,養老服務的逐步延伸,讓在傢養老的體驗不斷向好:“一鍵呼叫”式服務已在多地推行;有的城區,老人每月可領到養老服務券,享受傢電維修、傢政服務等上門服務。【詳細】

北京引導民資加大投入 推動社會化養老服務 |細密保障中 養老更從容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nrn557l1h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